霉菌毒素污染已成為影響世界農業(yè)、飼料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的一大危害,如何認識和防控霉菌毒素則成為能否解決飼料安全和畜產品安全的首要問題,其重要性和緊迫性應當引起我們高度重視。霉菌毒素危害有多大?
近年來,霉菌毒素的污染對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生產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僅煙曲霉毒素每年對亞洲養(yǎng)豬業(yè)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高達11億美元。據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FAO)資料,全球每年大約有25%的農作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約有2%的農作物因污染嚴重而失去飼用價值。
來自全球、全國和地方省市的調查研究表明,飼料中霉菌毒素污染十分普遍和嚴重。各類飼料原料、各類配合飼料產品、各個地區(qū)、各個季節(jié)均有霉菌毒素污染,檢出率可高達70%~100%,按照飼料衛(wèi)生標準判定的毒素超標率可達20%~80%。污染飼料的檢出毒素少者2~3種,多者7~8種,呈現(xiàn)多種霉菌毒素復合污染的特征。
1霉菌及霉菌毒素
霉菌是絲狀真菌的統(tǒng)稱,凡在基質上長成絨毛狀、棉絮狀或蜘蛛網狀菌絲體的真菌都稱為“霉菌"(Fungi)。一般泛指毛霉(Mucor)、根霉(Rhizopus)、青霉(Penicillus)、曲霉(Aspergillus)、毛殼霉(Chactomium)和鐮刀菌(Fusarium)等屬真菌。在谷物收割前或貯存、運輸、加工和飼喂過程中,霉菌都可在其中生長并產生霉菌毒素。霉菌毒素(Mycotoxin)是指霉菌在其所污染的谷物或飼料中所產生的有毒的次級代謝產物。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種,其中對人和動物危害相對嚴重的有嘔吐毒素(DON)、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N)、煙曲霉毒素(FUM)、(OTA)以及黃曲霉毒素B1(AFB1)等。幾種主要霉菌毒素的理化性質幾乎都具有熔點高、溶解性差、穩(wěn)定性高和分解緩慢等特性。建明工業(yè)原創(chuàng)作品。
2對飼料質量的影響
飼料原料收獲后,往往被外界霉菌污染,它們所產生的酶,能將飼料營養(yǎng)成分分解,使飼用價值下降。在通常情況下,谷粒籽實整粒貯存,成分幾乎沒有變化,但粉碎后,霉菌則易侵入。霉菌及其毒素對飼料的危害主要表現(xiàn)在:
3對畜禽的危害
受到污染的飼料由于營養(yǎng)價值降低了,因而長期飼喂這種飼料時,不同的毒素對畜禽導致不同癥狀的急、慢性中毒。霉菌及其毒素,危害動物的健康,甚至生命,尤其對豬的影響最大。
4影響畜產品安全和人類健康
霉菌毒素通過直接和間接作用影響畜產品安全。直接作用是霉菌毒素在肉、蛋、奶等動物性食品中殘留,間接作用是受霉菌毒素污染的動物抗病力下降,抗生素用量增加,提高抗生素在畜產品中殘留的風險。
為維護飼料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霉菌毒素預防方面需要加強和重視起來。
霍爾德儀器生產的霉菌毒素檢測儀能夠快速定量檢測糧食、飼料、谷物、食用油、調味品等食品中黃曲霉毒素、T2毒素、嘔吐毒素、伏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真菌毒素殘留定量分析儀適用于糧油監(jiān)測中心、糧油飼料生產加工、食品加工貿易、畜禽養(yǎng)殖戶自查、工商質監(jiān)部門用于市場快速篩查等。